晨光照进交易所大屏,杠杆的故事从放大资金的试验开始。早在2010年前后,中国开启融资融券试点,投资者借资买股的方式被系统化、合规化,随之而来的是参与者的迅速扩张。随后几年,融资融券余额持续攀升,市场的收益与风险并行。2020年后,疫情与波动叠加,杠杆敞口放大,监管层加强风控,要求提升保证金比例、收紧新增额度。 在技术层面,RSI等动量指标被广泛用于指引短期交易。RSI14在70附近时,超买信号与融资段的回撤压力叠加,可能触发强平。风险目标明确落地:单笔交易损失不超过账户资金的2-5%、总敞口不超过40-60%,触发条件由交易所与券商联合设定,保证金率跌破维持水平时系统会预警并催促追加保证金。 正反辩证看待,杠杆提升了收益上限,也放大了波动与系统性风险。未来靠透明披露、风险教育和高效风控来平衡。数据来源:Wind数据库、CSRC公开报告等。 互动性问题:你会如何设定个人风险阈值?你认同RSI在杠杆交易中的作用吗?在市场波动时,你愿承受多大回撤?你觉得监管应如何提高杠杆市场的透明度? FAQ1:什么是股票杠杆?答:通过融资
评论
Mia
信息密度高,能理解风险点。
张岚
文章用时间线梳理,易读且有深度。
Nova Chen
RSI与杠杆结合的分析很新颖。
Liu Wei
数据来源明确,方便进一步查阅。
SkyFox
希望未来有更多不同市场的对比。